第(1/3)页 楚曦从小便知道,女子一旦嫁人,就再也不是自己。 她是别人的儿媳、别人的妻子、别人的母亲。 唯独不是自己。 甚至连姓名都要被剥夺,被冠以夫姓,数十载过后,或许连自己也忘了自己的名字吧。 从古至今,世道对于女子总是太过苛刻。 女子一生的命运仿佛就是困于后宅,操持家务、相夫教子。 她们就像养在笼里的鸟雀,温顺,乖巧,却只能任人宰割。 如同她的母亲一样。 楚曦不想重蹈覆辙。 她想要掌控自己的命运、想要成为阿姐那样闪闪发光的人、想要将光带给大秦千千万万的女性。 但她也知道,这并不是单靠嘴上说说就能实现。 在男尊女卑的父系社会,女性唯有真正获得力量,才能掌控话语权。 咸阳的女工们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。 一份长期稳定的活计,不仅给予了她们维持生计的工钱,也给予了她们挺直腰板的底气和尊严。 这是物质上的富足。 扫盲与读书使她们开阔眼界,打破了陈旧的思想观念,让她们对世界、对自我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。 这是精神上的富足。 潜移默化中,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—— 她们不是谁的儿媳、谁的妻子、谁的母亲。 她们首先是自己。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,不知不觉,咸阳城的女性们逐渐觉醒自我意识,拧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。 作为领导者之一的楚曦,欣慰之余,内心又树立起一个更远大的目标。 她不应该止步于此。 她还能做更多。 于是,楚曦怀揣着一腔热血,在别人不理解的目光中,抛却了都城繁华富裕的生活。 随后辗转奔波于全国各地,开办工厂、招收女工、成立妇联。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,越来越多女子摆脱束缚,走出后宅,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。 她们凭借自己的能力,赢得了尊重,也拥有了在男权社会说话的底气与力量。 与此同时,妇联也拯救了许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女子。 在楚曦的带领下,女性同胞们团结一心,争取更多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地位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