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楚衡的一生虽算不得波澜壮阔,但也算是精彩。 从一介奴隶到大商人、再到万人敬仰的仁义侯,这样的人生经历的确颇有几分传奇色彩,也足以让百姓们津津乐道。 可楚衡却从未忘记,他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全归功于阿姐。 若当初没遇到阿姐,恐怕他和妹妹早已去见爹娘了。 年幼的他无忧无虑,不知人间疾苦,直至一夕之间落难,他才体会到了世道的黑暗与险恶。 毫无人权的奴隶甚至不如牲畜。 好一点的结局是被人买下,当牛做马干一辈子活;最坏的结局就是被活生生殉葬。 饿得睡不着的夜晚,他常常仰望夜空,看着那轮明月发呆,心中满是对未来、对人生的迷茫。 他曾想,他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好人,为父亲犯下的错赎罪。 时至今日,他的确做到了。 他散尽大半家财,捐助全国各地建立小学,使无数平民孩子得以拥有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。 也因此被始皇陛下封为“仁义侯”。 财富、名望、地位,他都得到了,按理来说,人生应再无憾事。 可楚衡依旧感到迷茫。 他继续经营生意,走南闯北,看遍山川河流,看尽人间百态,却依旧没有寻找到人生的意义。 直到他偶然来到一处小山村。 因其山峦形状似牛头,所以名为牛头村,此地极为偏僻,离最近的县城步行至少要三个时辰。 村民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日子贫穷而清苦。 在朝廷发放高产粮种、减免赋税后,食不果腹的生活才有所好转。 但也仅仅只是维持温饱而已。 楚衡在牛头村歇了会脚后,便在村里逛了起来。 此时正是中午,村民们仍顶着大太阳劳作,就连孩童也在山上放羊、放牛,可见生活之艰辛。 他一边暗暗感慨,一边逛到了一处山坡处。 山坡上有个五六岁的放牛娃正悠闲半躺着,嘴里还叼着一根草叶,远处隐隐能看见有一头黄牛在吃草。 楚衡忍不住走上前,笑着打趣。 “小娃娃,你在这偷懒不怕牛跑了?” 放牛娃警惕地打量着外乡人,见其没有恶意,这才懒洋洋地回答。 “哼,才不会,俺吹个口哨,俺家大黄就回来了。” 许是小孩子的炫耀心性,他吐出草叶,嘟起嘴,吹了个响亮的口哨。 下一刻,远处的黄牛抬起头,慢悠悠朝这边走来,显然是被长期训练过。 楚衡见状挑挑眉,爽朗一笑,夸奖了一句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