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”嗯,说得极好!“ 老师毫不吝惜夸道,笑容温和,气质儒雅,是真正的良师益友。 王大丫感受着同学们的羡慕、老师的夸奖,小脸红彤彤的,骨子里的自卑不觉间消散了些许。 她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。 未来面对的,将不再是贬低、辱骂、打压,而是鼓舞她前进的善意。 老师让女孩坐下,随即神色一肃,语气沉重万分。 “你们尚且年幼,或许不记得曾经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。“ ”到处在打仗,到处是死人,人们忍饥挨饿,衣不蔽体,终日惶惶不安,不知能否看到明日的朝阳......“ 悲壮哀伤的氛围逐渐感染了孩子们,他们一个个红了眼眶,脑海中模糊的回忆被猛然触动。 年幼时亲身经历过的饥饿、寒冷、痛苦悉数袭上心头。 老师的声音抑扬顿挫,声如洪钟,令人振聋发聩。 “是雄才伟略的陛下,扫六合,平天下,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乱,四海归一,天下安定,让我们朝有食、暮有所,不再惶惶不可终日。” “是悲天悯人的皇后,带来亩产万斤的红薯和御寒保暖的棉花,减免赋税,创立工厂,让我们吃饱穿暖,安居乐业。” “如今,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,甚至日后能考取功名,改换门庭。” “这一切全归功于国家的庇佑、帝后的仁慈。” 说到此处,老师话头倏地止住。 他环视着每一位深有感触的学生,沉声询问。 “你们说,我们应不应当忠君爱国?” “应当!” “应当!” “......” 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,声音虽稚嫩,却铿锵有力。 老师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,望向他们的目光中,有着说不出的期许。 “那接下来,老师给你们讲讲何为忠君爱国......” “倘若把国家比作一座房子,那每一个人可能是砖石、木梁,也可能是微不足道的钉子。” “但不论是什么,每一个人都很重要,都有着自己的职责。” “比如我们学生,当务之重便是好好读书,等将来学有所成,才能报效国家......“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