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今日实乃皇后召见,与汝有事相商,汝须如实相告,不得欺瞒。” 帝王的压迫感令伏胜心下一凛,他朝上首低头拱手,姿态更为恭敬。 “皇后娘娘心怀天下、爱民如子,臣敬佩不已,自不敢轻慢。” “伏卿谬赞。” 楚月凝表面上端着皇后的雍容仪态,余光却在好奇打量下首之人。 男子约莫二三十岁,样貌端正,气质是读书人的儒雅清和,有着书卷气。 俗话说,腹有诗书气自华。 此人瞧上去,便知肚子里是有不少墨水的。 就是不知品格德行究竟如何? 她心中兴味愈浓,也不拖泥带水,直接对他进行考察。 “本宫有三问,不知伏博士可答否?” “娘娘请说,臣知无不言。” 伏胜面色一正,聚精会神地倾听接下来的问题。 楚月凝知晓他为儒家学派,于是借用儒家圣贤之言试探。 “孔子曰:‘君子之德,风;小人之德,草。草上之风,必偃’。” “孟子曰:‘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’。” “伏博士以为此言何解?” 女声温和轻柔,令人如沐春风,伏胜却不敢有一丝懈怠。 他凝眉沉思许久,直至过了一盏茶,才郑重开口。 “臣有一拙见。” “昔有楚王好细腰,朝臣皆饥瘦,宫中多饿死......” “亦有晋公好恶衣,越王好勇士......” “由此见得,居上者位高权重,言行举止、喜恶厌好均被居下者争相效仿。” “正所谓上行而下效,倘若想治理好一城、乃至一国,居上者当以身作则,以德行教化居下者。” 此番言论颇合楚月凝心意,但她并未喜形于色,而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发问。 “第二问,若为师者因私怨欺压弟子,借此宣泄,弟子怒而反抗,致师者伤。” “两者孰错甚?” “自然师者错甚,其先不慈,何怪弟子不仁?” 伏胜不假思索道,随即话头一转。 “然,弟子亦有不当之处。” “子曰:‘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’。” “世人信奉尊师重道,因一时之怒毁坏自身德行,纵然事出有因,却易受他人攻讦,黑白颠倒。” 楚月凝眉心一皱,顿感不悦。 “哦?那依你所言,弟子该当如何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