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那么,工室是否亦能参照此种模式呢?秦始皇深邃的凤眸中满是探究之色。 一盏茶后,天幕画面来到了另一个建筑内,里面的匠人似乎在木架上晾晒什么东西。 “似雪一般白,如蝉翼一般薄,难道是用蚕丝织成?” “不知此物是作何之用?” 百官们抚须探讨,纷纷猜测这东西的用处,一旁的扶苏却在侧耳聆听,试图从天幕的纷乱嘈杂声中捕捉信息。 半晌,扶苏眉目舒展,眸子中迸射出亮光,他欣喜地开口。 “此物他们称其为纸,用于...书写!” “什么?!这居然是书写之物?” “这究竟是如何制成的?” 大臣们惊讶到瞪圆了双眼。 秦始皇更是再次示意赵高记录,对于每日要批阅几百斤竹简的他来说,薄如蝉翼的纸是更好的替代品。 切麻、蒸煮、漂洗、舂捣、打浆、晾晒,工序繁琐、但原材料却十分低廉易得。 雪白光滑的纸张无疑远远超越了笨重难写的竹简。 有机灵的百姓连忙把这些制作工艺牢记于心,等之后尝试一下,要是做出来了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。 然而于天下读书人而言,“纸”的意义不止于此,它代表着一场文化的革新、象征着一个文明的进步... 在这之后,还没等所有人从纸张的震撼中走出,天幕又带领他们见证了小麦被两个石盘磨成了雪白的粉状。 某处村落中,年迈的村长注视着簌簌落下的麦粉,喃喃出声。 “为何要将麦磨成粉?” “应当这样更容易入口,俺们直接煮的麦饭太喇嗓子了。” “是啊,俺们以前咋没想到这个办法呢?” 一个妇人说出了自己的猜测,其他人也连声赞同,这时一个憨厚的中年汉子挠挠头,大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。 “村长,俺会点木匠活,咱们不如就试试吧?” 自此之后,面粉在大秦普及开来,天下黔首们吃上了柔软美味的面食,也终于解锁了麦的正确吃法。 一盏茶后,天幕的画面一转。 赤膊的工人们运用精妙的机关术,把菽榨成了黄澄澄的油,榨干的豆饼则被装了起来。 秦始皇见状神色惊异,油对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多少百姓为了补充油水冒险去捕猎? 而现在只需要压榨菽便能得到油… 第(2/3)页